来源:MEMS
电子鼻的出现,让人工智能(AI)除了“看”还能“闻”。在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工厂内,电子鼻主要用来检验酱油的味道。
海天作为国内调味品标杆企业,酱油产销量已连续27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近年来,随着生产基地和产线的不断扩增,企业对于品鉴工匠的需求也变得更迫切,而工匠的缺口又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把控。针对这一现实困境,海天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推出了AI电子鼻技术,并有效地解决了人工品鉴的痛点问题。
电子鼻外观
电子鼻代替人鼻,嗅闻准确率提升20%以上
自2020年起,“电子鼻”先后在佛山医疗、家电和环保领域落地应用。2023年9月,“电子鼻”在海天正式上线。这也是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应用电子鼻及其AI数据分析系统,对成分复杂的酱油进行香气质量把控的一次尝试。
以往,一个分析酱油味道的品鉴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养、训练才能上岗,周期大多需要三个月以上,且行业上酱油香气质量评价主要依赖于工匠的主观嗅闻,普遍存在品鉴效率低、嗅闻准确率低等痛点。
现在,海天通过“电子鼻”外接设备和数字模型的快速复刻,及时填补新产线推出时造成的工匠缺口,检测效率提升4倍。与此同时,识别准确率也得到有效提高,相比传统人工嗅闻提升了20%以上。
电子鼻系统检测信息输入页面
“电子鼻”如何对酱油香气做进一步检测呢?据了解,“电子鼻”设备通过自研酱油香气采集设备及定性分析模型,赋能员工近线快速检测香气质量,并自动触发产线系统隔离缺陷品,检测结果自动传递到产线员工和质量工程师。
针对分辨酱油的香气成分物质,“电子鼻”通过灵敏度最高达ppb级别的定制化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并创新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香气的快速定性分析。从老师傅的鼻子到具备AI算法的“电子鼻”,海天凭借智能化转型在研发和生产制造环节快速抢占先机,也为企业今后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子鼻系统检测结果展示页面
完善香气数据库,持续提高技术灵活度与适应性
海天坚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造工厂;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全产业链智能供应平台。
“电子鼻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酱油香气信息的数字化以及数字模型的训练。”据海天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酱油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150多种,要将这些香气信息转化为有效数据,最关键的一点是具备适配的气体传感器。这台智能感官设备通过针对酱油定制的气体传感器,将酱油样品的香气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到数字模型中进行香气质量分析。
目前,该技术已复刻至同类生产基地及黄豆酱、蚝油等具备同类香气质量评价痛点的调味品质量控制场景中应用。据统计,电子鼻项目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据了解,通过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相关工作,海天先后获得“‘十一五’两化融合典范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荣获“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佛山市一级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图谱查阅页面
“现阶段,电子鼻气体传感器对于香气成分的选择性较高,适配于公司酱油香气体系。”海天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随着新的调味品品类的发展,企业也在持续丰富气体传感器种类、完善香气谱库,提高该技术的灵活度和适用性,以此满足企业对于品质控制的需求。
嘉汇优配-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配资网站排行-配资正规炒股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