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今年6月以来
聚焦“大思政课”
湖北日报《理论》版
连续推出三篇理论署名文章
分别从大思政课何以为“大”
大思政课如何做“大”
大思政课何以善用
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使命”,统筹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大格局”,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展现“大作为”,致力于塑造广大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大人格”。
建好“大思政课”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坚实保障。
“大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要在贯通古今的大视野、大格局中将“文化传承”与“以文化人”有机结合起来,汲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滋养。
在建强建优思政“小课堂”的同时,有效融合社会“大课堂”,用好网络“新课堂”,形成协同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阵地”。
详情>>
善用“大思政课”,不仅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代同频、与实践共振的本质属性和时代使命,更擘画了其面向未来改革创新的根本路径。
“大思政课”建设的“大”目标就在于通过其大格局、大体系、大内容、大方法,培养既能扎根中国又能放眼世界、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既有历史自觉又有时代担当的栋梁之材。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实践为纽带,着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创新育人格局,真正将其做大做实、做优做强,充分释放其铸魂育人效能。
“大思政课”建设的质量,核心在于思想穿透力、价值引领力、资源整合力与体系协同力的深度融合,而非物理空间规模、知识传授体量、单纯行政力量或技术装备水平的简单堆砌。
详情>>
“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青年武装头脑的“人生大课”。
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在历史脉络的回溯和梳理中认识把握规律,增强历史自觉,把握时代大势。
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历史之问,需要在把握“两个大局”中开拓“大视野”,在讲好中国故事中造就“大情怀”。
既要把思政课置于人类社会历史与发展的宏阔视野中,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还要在社会大系统中广泛且充分地汲取具有育人效应的社会资源,将社会资源引入思政大课堂。
详情>>
湖北日报评论理论中心出品
编辑:周磊
美术:杜宇慧
审核:肖擎
嘉汇优配-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配资网站排行-配资正规炒股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